English

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

西部大开发:
2000-02-21 来源:光明日报 雨夫 我有话说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进行开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使本来已经很严重的生态环境更为恶化。鉴于过去在建设中重经济开发、轻环境保护的教训,为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决定,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为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打下良好的基础。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西北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大,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严重;长江中上游地区山多、山高,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水资源充沛,但水土流失严重,加上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合理,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西部是黄河、长江等许多江河的发源地。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和前年长江的特大洪水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防灾减灾,都具有重大意义。

以往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曾不同程度地使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地区为一时的经济利益,对草场、森林乱垦滥伐,对矿产资源乱开乱采,使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

因此,在西部这样一个生态脆弱区内进行开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使生态环境更为恶化。为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1、在西部开发中,既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也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实行“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指导方针。尤其要采取措施防止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短期的经济增长,盲目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使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建议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岗位目标责任之中。

2、按照“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的方针制定正确的开发方案。建议在大规模开发之前,首先集中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如何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慎重确定开发项目,合理制定开发规划,使西部开发的正确决策有一个更加科学的实施方案。

3、当前西部开发应以生态治理为先。治理的重点应是退耕还林、还草、还牧,以此来遏制住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要暂缓对农业新资源的开发,把农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那些已经开发多年的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挖潜上,通过引进人才、技术、信息及调整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品质以及商品率,以求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和经济上良好的效益,逐步形成生态经济型的开发模式。

4、考虑到水资源问题是西部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应首先着手进行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开发规划。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组织有关专家,重点论证西线和大西线引水工程项目。建议采取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促进节水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5、生态环境建设步骤,宜采用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和逐步推进的方针。建议近期的工作重点放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域。这里地处半干旱向干旱过渡地带,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表现出有农有牧和时农时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波动性。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这里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速了沙质荒漠化的进程,成为首都和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严重威胁。这个地带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改善广大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6、在西北干旱地区,应加大草业和沙产业的开发力度。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长期忽视草业发展。草业不仅是牧业的饲料来源,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西部地区可以“以草为先”。首先以草类创造出适合植物生存的条件,然后种上灌木、乔木。实行“草、灌、乔”结合,再配合人工种草、草料加工、养畜转化、畜产品加工以及社会化科技服务等,形成协调型草地生态经济结构体系。

7、要加强西部开发的监督机制。西部大开发启动后,国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筹集大量资金注入西部的生态和经济建设。为了使这些资金真正取得预期效益,建议在西部开发中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必要的监察机构,依法对国家投入西部开发的各项资金、确立的各种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以避免违反财经纪律、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违法乱纪贪污盗窃等现象的发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